欢迎注册 登录
中国畜牧论坛 返回首页

老杨的农场 http://bbs.feedtrade.com.cn/?2598 [收藏] [复制] [RSS] 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悠悠农场闲耕牧,也见稻梁丰。时有四海仙踪到,浊酒一杯喜相逢,千古多少事,且付笑谈中!

日志

走入美国 寻找缔造伟大的基因

已有 531 次阅读2011-12-3 15:24 |个人分类:经营管理| 美国, 基因, 企业家, 中国, 如何

自日本与德国后,本刊“管理全球行”活动日前又组织中国企业家们一起走入美国。站在美国的土地上,中国企业家时刻思索与求解的是:美国,为什么会雄冠全球?我们,又如何才能学其所长? 

 一部《功夫熊猫》,让全球笑翻的同时,也昭示出为什么美国是全球第一。

 不仅仅是那些房舍与武功,故事里还时常会闪烁出纯东方式的哲学智慧。那份神秘,那份辩证,那份谦逊,那份淡定,那份超然,以及深刻的反求诸己……

 也不仅仅是那些幽默与创意,其实故事里最核心的仍是最地道的美国精神!那种梦想,那种信任,那种鼓励,那种挑战,那种冒险,以及永恒的个人英雄……

 仅凭一部卡通片,美国人就将东西方世界的精华,在看似漫不经心的调侃中不留痕迹地渗透、融合到了一起。

 而笔者第一次看到熊猫“阿宝”,却是在纽约时代广场灯红酒绿中的偶然一瞥。当中国的熊猫站在美国的大街上舞拳飞腿,每个人都会唏嘘驻足。是的,能够坚守自我的同时,包容一切全球最好的东西,成就了美国的伟大!

 而《中外管理》杂志“管理全球行”组织中国企业家们一起走入美国,时刻思索与求解的恰恰正是:美国,为什么会雄冠全球?我们,又如何才能学其所长?

四个高大的“美国人”

  美国的伟大,正首先是精神的伟大。

 我们的大唐,曾经傲视天下,其实同样是基于一种精神。正如一部文化片曾指出的:凿于唐代的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,其鼻子,属于典型的古希腊雕法!同样是开放、包容的胸怀与精神,成就了盛唐!只可惜,随后,“卢舍那”离我们逐渐远去了……

 所以,感悟管理,体味文明,获得提升,其背后的精神气质,首当其冲。

 说到美国精神,北京大学国际MBA谢逸女士建议本次考察团成员,注意美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四个“人物”:

 第一当然是“国父”华盛顿。

  对于乔治·华盛顿,笔者印象最深的,不是他作为开国领袖的战功,而是他65岁坚决不连任时留下的那句话:“我可能会比他们干得更好,但我宁愿留下一个伟大的制度。”此言至今振聋发聩,令人肃然起敬。这个制度,就是“宁愿三个魔鬼打架,不要一个圣人执政”的非人格制衡机制。于是,不仅美国,全人类的历史都将永远记住那一天,179735,华盛顿完成权力移交,一身轻松返回弗农山庄。他的孙女记录道:“祖父为再次成为农民华盛顿而无比高兴。”

 当笔者站在纽约华尔街,凝视对面美国学生自发簇拥华盛顿铜像而坐时,亦领悟到:当成功者因为自己的成就而赢得万千欢声时,还能深切想到“制度”,而不是膨胀自我或虚伪自谦,那才是一个完整而永远的伟人。

 回到眼前,几乎改变了世界的前首富比尔·盖茨在52岁盛年毅然退休,同样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。这不仅在于他将投身慈善,不仅在于他捐出全部家产,同时也在于其站在事业之巅时那潇洒一“退”。当美国人为了可持续的制度,为了高于利润的信仰,而告别“个人权力”时,历经10年、20年的中国创业家,也在思考:我的企业未来将如何“超越”我?我将为这家企业,留下怎样的制度?怎样的信仰?

 说到信仰,谢逸提到的第二个“人物”,是“清教徒”。

 这次考察,几乎所有初次访美的企业家都有一个强烈的感受,那就是美国作为全球资本主义的代表,却远没有想像中那样浮华,那样物化,那样“自由”。而其背后,就在于美国作为移民清教徒创建的国家,人民对于信仰的虔诚,反而超过了基督教发源地、理应更保守的欧洲。

 最 具有象征意义的,是纽约最繁华、最时尚的第五大道。就在鳞次栉比、高耸入云的钢架摩天大楼旁,你会看到一座古朴的哥特式教堂!这一奇观被戏称“灵与肉”。 那些教堂虽不及身旁后现代建筑高耸,但其散发的庄严、肃穆,对人灵魂的那一份震撼,反而有增无减。这让我们强烈感受到:经过150年的高速发展,美国是如何将精神与物质实现并行不悖,甚至用精神来引领物质。

 事实上,从一百多年前的安·卡耐基到今天的比尔·盖茨,从粗笨的钢铁到虚幻的软件,斗转星移,但不变的是清教徒内心的那份虔诚信仰。正如卡耐基曾说的:“人必须而且应该崇拜些什么,但崇拜财富是最丑陋的行为。”

 而 在谢逸看来,清教徒对美国最大的影响,还不仅仅是对灵魂的追求,更包括对平等的信仰。在美国人的逻辑里,因为有了至高的上帝,于是所有人在上帝面前没有任 何区别,于是“人皆平等”!相反,我们由此可以反思:也许正因为我们传统文化缺少宗教基因,导致我们更热衷于将我们人本身,以各种名目分成三六九等。

 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进修中,我们没有看到一间座位平直从前往后排的教室,没有听到哪怕一段只有老师讲的课程。老师,永远站在学生环绕的中间;而学生,从始至终都在与老师互动问答。有了平等,才会有双向,才会迸发创新。

 美国文化中第三个重要“人物”,是“圣诞老人”!

 圣诞老人,绝不仅仅意味着雪橇、烟囱、胡子和礼物,而是代表了美国人独有的一种“无中生有”精神!这其中,包含着对梦想的笃信,对想像的痴迷,对实现梦想的坚定,以及最终将其商业化的智慧……事实上,迪斯尼、好莱坞、麦当劳,背后无不是基于那位“圣诞老人”。

 美 国一家媒体曾收到一个孩子的信,询问:“世间真的有圣诞老人吗?”——这个看似幼稚的问题,却在美国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。其实,每个成年美国人都知道“事 实”,但他们总是坚定甚至神圣地告诉他们的孩子:“有!”……是的,维护一个民族对美好的憧憬、对未来的梦想,永远比澄清一个冷酷、乏味的“事实”,重要 得多!

 美国,不折不扣是一座“梦工厂”。

 今天,我们所有人都在赞叹美国企业一骑绝尘的创新精神。殊不知,正如《功夫熊猫》中乌龟大师反复教诲的:“要相信……”站在美利坚土地上的中国企业家,也会受到感召不由自主地思考:我相信什么?我应该让我的团队相信什么?我应该让我的孩子相信什么?……

 最后一位,便是人所共知的美国象征:“自由女神”。

 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,这个堪称美国LOGO的塑像,其实是个“法国造”的舶来品!而且还是“二手货”!——当年法国原打算送给埃及,但因为神像的性别而遭到埃及拒绝,随后才作为美国独立百年的礼物,转赠对此毫不嫌弃的美国人。

 我们细品味会发现,这恰恰像美国精神所蕴涵的特质那样,将外来的精髓毫无偏见地“移民”过来,在自己这片土地上自由壮大,最终成为自己独有的竞争力!而埃及、中国等古文明的衰落,不也正因为那太多自以为是的“拒绝”吗?——甚至直到今天,现在。

 从 美国车轮文化、公路文化的极度发达,考察团感受到了“自由”这个似乎阳春白雪的诉求,已如何渗透到了哪怕社会底层的美国民众血液中。“自由、个人主义、私 人空间与多元文化,构成了美国的四大特色。”谢逸如是说。人常言:不到美国,就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丰富。在考察过程中,我们能在大街上看到各种肤色、各种 装束、各种形状的人,互不干涉地生活在一起。有一次,当笔者见到一位触目惊心的“特体”而私下讨论减肥话题时,即便在美华人也会小声提醒你:“这是他们的 自由!”顿让笔者自惭形秽。

 基于尊重,才会有和谐。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里,当你亲眼看到全世界相貌、语言截然不同的人们那样融洽地问候、笑谈、相处,你才会切身感受到:什么叫世界大家庭!这个大家庭,又为什么“安家”在美国,在纽约。

东方是饺子,西方是三明治

 自 由,并不意味着散漫;个人,并不意味着唯己。恰恰相反,在全美各州各地,各类机构乃至餐馆私宅门前,飘扬的星条旗之多,旗面之大,旗杆之高,都令人不可思 议。全世界恐怕没有一个民族,能够做到像美国人这样,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子,那样不遗余力、不厌其烦地高扬自己国家的国旗!而漫漫国旗掩映下的个人自由,蕴 涵的是一种无可限量的民族能量……

 同 时,美国的自由,又恰恰是不“自由”的。除了来自宗教信仰的精神自律,更来自美国人对规则的尊重,以及执行规则的坚决。从踏上美国的第一分钟起到最后离 境,当地人都会友好、坚定而又繁琐地提醒你:本州的法律禁止这个、禁止那个……与此同时,你能在美国街头看到最多的车,除了“落入凡间”的加长林肯,就是 无处不在的警车。招展国旗下的警车,成了美国街头的独特景致。而9·11之后,严格、复杂的安全检查,更是进入任何一个大型机构的必需。

 由此,对于东西方文化气质,有了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:东方是饺子,西方是三明治。饺子是内敛、含蓄、搅拌,但却松散的;而三明治却是透明、直白、叠加的,但关键是其层面再多、互无关联的各色菜品,都会因为一根木签的贯穿而循规蹈矩,那就是法制。

怕什么,只要实用!

 面对现实,务实乐观,是美国社会与美国企业共同的特征。

 仅从两个初到美国的细节,我们就能窥豹一斑。

 在美联航的飞机上,你看不到一位养眼的妙龄空姐,全都是不折不扣的“空婆”。因为在美国百姓看来,飞机和大巴没有什么本质不同;因为在美国企业看来,用年老员工,就意味着大笔成本的节约;而弃用老人,却意味着忍无可忍的人群歧视。

 而下了飞机,你会惊讶地发现:偌大一个候机楼,却几乎找不到一位穿西装的男士!而穿高跟鞋的女士,也是凤毛麟角。四望所及,都是休闲T恤,与平跟拖鞋。理由显然只有一个:在不必要的场合,自己的舒适,才是最实实在在的!

 美国文化讲求务实,因而也诞生了当代影响全球的哲学体系:实用哲学。

 在纽约繁华的商场里,你会吃惊地发现,美国人会将旋转楼梯,仅用原始的钢架构外涂油漆,而完全不加装饰地摆在那里!可有什么关系呢?非要用不锈钢、大理石才行吗?

 于此同时,曼哈顿夜间街头的五彩霓虹灯与超大屏幕动态广告,又让你目不暇接,仿佛置身于魔幻世界……因为只有这样,你才会关注到这些品牌,广告才会起作用。

 而我们更惊讶的是,堂堂华尔街的马路,竟会如此破旧开裂,坑坑洼洼!但直到豪雨倾盆却路无积水时,我们才会明白什么叫真正的“软实力”——看不见的,才是“真功夫”。

 美国的朴素,美国的眩目,美国的系统,都是基于实用的考虑。

 在我们本次对美国东西部知名企业的考察中,其实用主义特征也得到了充分体现。

彭博:一家“好玩”的个性公司

 在曼哈顿一座几近全透明的圆弧形建筑里,坐落着一家中国人还不了解但美国人却家喻户晓的公司:彭博(bloomberg)资讯。目前,它拥有通讯社、电视台、报纸、杂志、网站、分析工具等各类资讯平台,是全世界最大的专业财经资讯集团之一。并且,它在诞生仅仅二十几年后,就打败了英国传媒老牌、“百年老店”路透社!迫使其与加拿大传媒集团汤姆森公司于今年4月合并。而这两家合并后的市场占有率之合,也仅仅与彭博(33%)旗鼓相当。

 而彭博同样富有传奇色彩的,是它的创始人、拥有者,正好就是当今纽约市市长布隆博格(M.bloomberg)。他至今仍占有公司72%的绝对控股权,并且坚持不上市。

 我们带着这样的好奇,进入到这家很好玩的公司。

 这家公司果然好玩!

 进 入到办公区,我们几乎不敢相信进入的居然是“办公区”!这里,你双目所及,不是闪亮的,就是五彩的,而且还是不时变幻的,同时身边到处都能看到空灵飘逸的 热带鱼——因为作为传媒公司员工,长时间注视荧屏,需要用鱼缸里的美丽与悠然来舒缓眼睛的疲劳,与精神的压力。就在各办公室外,有一大片……数不清品种的 饮料,和数不清品种的零食糕点,全部是24小时全天候自由取用。也就是说,只要员工忽然觉得自己需要,他可以随时到这里选择,品尝,休息。休闲的同时,你还可以欣赏办公楼玻璃窗上贴着体态各异、颜色不同的快乐卡通人——此时,你会忘掉一切疲劳、一切烦恼。

 因为这是一家以创新为本的公司。该公司的华裔职员Tim Yu告诉考察团:彭博打败路透的核心竞争力,就是基于创新的客户服务能力。该公司目前能做到每天都有新产品问世。老板布隆博格为彭博注入的信条是:要时刻让客户看到我们在变化,哪怕不完善。“快”是第一位的!

 而持续创新最重要的资产与动力,就是员工的头脑与激情。因此,布隆博格愿意近乎不计代价地创造一种令人兴奋、愉悦的办公环境,来使得员工始终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。

 同时,彭博也会让你,让每一个在这里的人,时刻意识到:这是一家金融资讯帝国。

 从外面看,这几乎就是一幢毫无遮拦的玻璃房子!而里面,每一间办公室,甚至楼梯,都是用透明玻璃制作的,外面永远可以清晰地看透一切……因为彭博笃信:透明,是资讯业,特别是金融资讯的生命线!公司要用每一个细节来彰显、来提醒:透明,是“必须的”。

 此外在彭博,你还会看到无处不在又各不雷同的信息终端。不论在会议室、楼梯旁、休息厅,乃至在卫生间,你都能第一时间掌握各种形式的最新金融动态。同样,这也是“快”哲学、“专业”精神与人文主义的完美结合。

 在考察完这家近乎梦幻的新锐公司后,笔者思索:在全球化席卷的今天,是什么造就出这样一家极富活力、极具个性且极具竞争力的公司?也许,始终坚持私人公司体制,始终保证自己的价值观得以全面贯彻,正是重要原因之一。

 有趣的是,作为一家金融资讯公司老板,布隆博格反而恰恰没有被资本所“诱惑”与“俘虏”,而是坚持绝对控股,坚持不上市。于是,我们看到:除了布隆博格能够做到以自己的个性与诉求,来用独特的方式营造与管理这家公司,同时更体现在战略层面,那就是:专注!

 今 天,大多数人相信:专注是一家公司持续获得成功的法宝。但是,事实上又能有多少公司在市场的鼓噪下,在资本的压力下,能够心无旁骛地“做最好的自己”呢? 联想香港上市后的一度茫然与盲动,就是很好的证明。而私人所有的彭博,则可以始终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定位:坚持高端产品与高端价格,坚持只为发达地区的大公 司服务,从而获得最有价值的客户及其高利润。因而,当Tim回答笔者:该公司目前对中国市场没有太大兴趣时,作为国人,心里虽略感失落,但更多的是为这家公司能不人云亦云、保持自我而感到钦佩。

 对于公司治理结构,也许本就不存在学者、分析师们所谓的先进与落后,只要对“自己”适用就好。况且作为一家有生命的企业,竞争力与个性,同样重要。在金融领域对公司沉浮早已见多识广的布隆博格,显然深谙此道。

微软:没有个性的个性

 而在美洲大陆另一端的西雅图,面对蓝天下的雪山、白云下的湖水、细雨中的森林,考察团一行则强烈感受到了与繁华喧嚣的纽约截然不同的清幽祥和。作为全美教育程度最高、最适合生存的城市,西雅图展示了田园般的诗意。

 于是,在幽幽水边,孕育出了微软帝国与星巴克情调;在森林深处,成长出了波音巨人与亚马逊奇迹。

 但不变的,仍是平等、务实、乐观,以及将这三点进行到底的美国精神。

 在微软总部园区,我们能看到有上百栋各自独立的建筑。因为太广大,“同事们”要想互相“串门”,经常要提前预约园区车坐好几站路。但是与所有的企业总部最为不同的,是我们居然找不出一幢园区主楼!更看不出老板比尔·盖茨和CEO鲍尔默的豪华办公室在哪儿……只看到“五颜六色”的微软员工出出入入。比尔·盖茨让所有楼都几乎一个面目,或许就是要让平等、独立、无畏权威的企业文化在微软员工心中无处不在,深深扎根。

 而我们随意走入微软的一桩办公楼内,同样能体会其用心良苦的文化落地。我们会惊讶居然很多微软员工的办公室会那样狭小,特别是没有窗户,终日不见自然光!因为微软更在意的,是务必让每一名微软员工,都能有一个自己独立、安静的工作、思考空间。

 而就在比尔·盖茨功成身退之际,微软总部上空的吊车依然在转动——微软,还在建设。

波音的气势、士气与底气

 到了波音,这家几乎是轰鸣大飞机代名词的公司,面对世界上最大最恢宏的车间,我们首先感受到的,不是喧嚣和严谨,而居然是室外妩媚的花草,和室内荡漾的幽默。

 当看到即将引导我们参观波音车间的哈金森时,笔者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——这不活脱脱就是惠普前CEO卡莉·菲奥莉娜吗!而当这位酷似明星CEO的女士得知笔者唏嘘的原因后,立即高兴地惊呼起来,并兴奋地说:“我年轻的时候去欧洲,他们都说我像戴安娜王妃!”大家皆抚掌大笑。

 但严格,依然是“必须的”。但严格,也依然不妨碍波音人幽上一默。当考察团全体都要将照相机、带摄像头的手机在进厂区前上交保管时,前台的保管员看到眼前的各色电子产品,“自鸣得意”道:“呵呵,我可以拿到eBay(世界最大的在线交易网站)上去卖了!”

 在生产区,虽然眼前高大的波音777厂房已令人肃然起敬,但当“卡莉”告诉我们:波音在西雅图的车间面积,总共有911个篮球场、75个足球场大时,我们所有人都还是吓了一跳。“卡莉”意犹未尽又不乏自豪地进一步说:“777的生产线有100英里长。有一次,一个逃犯拒捕逃进了波音777车间,警方居然花了3天时间才抓到他!”

 目前,波音生产量最大的还是经济实惠的737,每天出厂一架。标志性产品747,已逐渐转为货运机型,目前波音车间可以一次同时组装7架。而正在测试、即将面世的787则是波音目前最津津乐道的新机型,“卡莉”称之为“梦幻的”。因为它运用了最尖端的高科技,而科技含量就体现在使用最新的复合材料,使得飞机越来越轻、越来越节能。

 此次,我们很荣幸地看到了世界第一、二架波音787的 最后组装。我们看到,前方就是庞大的机身,可以看到内部复杂的各道工序,而令人好奇的是,在机身不远的地面上,本应是“蓝领”的地盘,却有一大片的“白领 办公区”,大约有上百个小隔段——原来是波音各领域的技术专家在集中现场办公,对于组装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要现场解决。当然,每个人身前都有一部电脑,随 时可以上网查阅各种资料。

 这时,俯视车间的我们问到了最敏感的整机价格,“卡莉”马上说:“您要不要买一架?我们可是有折扣的!”于是,喧闹忙碌的厂区内又立即泛起一阵笑声。

 而 这些轻松之余,波音人并不讳言公司眼下面临的困难。在上层丑闻迭出之后,波音又刚刚失去了一大笔政府订单,而赢家正是“死敌”空客。但“卡莉”依然自信满 满,因为她服务的公司依然在毫不吝啬地为员工投资——只要员工想进修深造,不论什么专业,都可以公司买单。同时在车间,公司还为工人准备了商店、按摩房和 游戏机室,至于背景音乐和饮料更是“必须的”。

 有了人才,有了士气,“老树”波音就不缺底气。

次贷危机:反思疯狂的代价

 说到面对残酷的现实,对于时下的美国,莫过于次贷危机。

 本次考察,我们有幸与花旗银行纽约总部的各级管理者有了面对面的交流。

 花 旗,在此次正演变为全面信贷危机的金融动荡中,损失惨重。仅去年,就亏损了上百亿美元。而未来的黑洞,没有人能知道。面对笔者围绕次贷危机的问题,花旗管 理层的笑容显然难以掩饰内心的尴尬。尽管他们的回答有些语焉不详,但在这样微妙的时机,花旗依然愿意集体接待,并热情面对中国企业家五花八门的问题,依然 体现了他们的达观与勇气。

 也许,由正“血流不止”的花旗来评说次贷,实在有些残忍。于是,曾在美联储从事银行监管工作多年、对美国金融历史及现状有深入体会的卢菁女士,就在花旗,让考察团对次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

 在介绍了次贷危机的内在机理与直接成因之后,卢菁提出了她所认为的次贷危机三大内因。

 第一是扭曲的薪酬机制。自从1990年代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一再在监管领域为美国金融界松绑后,美国金融业在所谓金融创新的浪潮下,短期激励机制愈演愈烈。后来发展到,一个交易员的薪酬,风险与回报已经脱钩,也就是只赚不赔!“比如:你可以一年内为自己挣到6000万美元的提成,而第二年可以使公司亏损60亿!代价不过是丢饭碗而已,而再就业也不难——因为没人比你懂行!这就导致美国金融从业人员每年只考虑其行为本年内的影响,完全丧失了风险意识。”

 第二是新的金融产品太复杂。如今的金融衍生工具越来越不透明,又是基于高深的数理统计知识,已经复杂到了谁都看不懂,甚至整个华尔街都没有几个人懂的地步!“而不懂,就不知道风险在哪里;不懂,就没有人敢说它不好,于是一哄而上。”于是,一切风险便不可收拾。

 第三则是各种监管套利现象。

 最 后,卢菁遗憾地告诉我们:“这次危机,损失最惨重的群体就是华尔街的华人。”因为,如此复杂、需要计算的金融游戏,只有华人最玩儿得转。而曾经春风得意的 他们,如今骤然掉入了地狱:他们中的一半,已经失去了工作。而接踵而来的双重打击是,他们过去的收入乃至养老金,又已大笔投入了公司的股票里……如今瞬间 所剩无几。

 由此,笔者不禁在想:金融,包括金融创新,就像并不能燃烧的氧气一样,也许本身并没有错,但它却激发出了人性中本就有的最疯狂、最贪婪一面,犹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……如不严加监管,迟早会吞噬掉人类一切理性,一切平和,甚至一切既有价值。

 如今,次贷危机还在滚动,还在发展,没有人知道这个魔球会滚多大、滚多久……但包括卢菁在内的众多美国金融界精英,已经在警醒、在反思。

 正如这次四川地震我们感到的:一次危难,最能考验一个人的素质。同样,一场战争,也最能昭示一个民族的素质。

 一个敢于面对现实的民族——就像华盛顿的韩战美军群像,毫无气宇轩昂,反而躬身四顾、眼神疑惧——因为那才是真实的战争;一个诚于纪念个体价值的民族——就像珍珠港最震撼人的不是亚利桑那号残骸,而是镌刻全部1177名遇难官兵姓名的朴素纪念堂;一个敢于在错误中深刻自省自新的民族——在越战纪念碑旁,永远会有志愿者谆谆告诫你,那里发生过什么,又是多么错误……因而当这样的民族面对次贷危机时,我们有理由相信,他们会有足够的勇气与智慧去克服,去完善。

 说天道地,当两周四处奔波的考察下来,我们低头一望,发现皮鞋竟未蒙丝毫尘土与泥泞时,这就是一个伟大的展示,一个强大的细节——管理。

转自《中外管理》------作者: 杨光


路过

鸡蛋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评论 (0 个评论)

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| 欢迎注册

QQ|我的微博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( 京ICP备10036511号  

GMT+8, 2024-5-18 12:32 , Processed in 0.056679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